我觉得现今有不少商家对12315的态度真的是让人哭笑不得。说实话,我以前还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。
记得有一次,我在一家餐厅吃饭,点了一份价值不菲的牛排。菜上来之后,我一看,差点没把我噎住。那牛排黑一块、白一块的,明显就是人家凑数的。我当时就气得直跳脚,和服务员理论。结果服务员一听说我要投诉,脸色立马就变了,三下五除二地把那盘牛排“处理”掉了。
我当时心想,这还得了?我就是要投诉你。于是我就拨通了12315的电话。结果呢?商家接到了电话,赶紧赔了不是,还给我送了张优惠券,气得我想骂他,但又觉得人家可能也是被逼无奈。
老实讲,这种现象还真不少见。商家好像总觉得12315是个摆设,根本 couldn't care less。一旦出了事,赶紧打感情牌,送点小礼物,赶紧把这茬给混过去。我就想不明白了,为什么这么多商家不怕12315呢?难道他们就不怕自己店铺的信誉受损吗?
你以为只有餐厅这样吗?非也,非也。我记得有一次我在一家网购平台买的东西出了问题,联系客服后,客服就是一味地推卸责任。我迫于无奈,又拨通了12315。结果怎么样?商家赶紧来找我道歉,甚至还想补偿我。对此,我只能说,真是让人呵呵。
再说了,有时候我们消费者上报了问题,12315的处理速度也让人着急。就像那次我在超市买到了保质期过的牛奶,上报了之后,那个速度真的是慢得可以。等315晚会的时候,商家已经辉煌了,而我们消费者却还在忍受着这样的劣质产品。
我觉得吧,这背后可能有两个原因。一是商家可能觉得12315的投诉渠道不够畅通,投诉的不一定都真正关心这个问题。二是商家可能觉得有 利益关系在那里,即使12315介入,他们也还是有办法绕过去。
总之,我觉得这种“12315,你怕了吗?”的现象背后,其实反映的是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“猫鼠游戏”。商家总是想着怎么逃脱监管,而消费者则是在不断地维权。但我们也不能否认,有些时候,12315确实是威慑力不够,需要我们消费者的共同努力。